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十四五”森林济源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9月1日
“十四五”森林济源建设规划
第一章 开启全面建设林业保护发展新征程
济源示范区林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示范区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济源林业现代化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美丽济源的必然要求,立足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五年绿满山川平原、十年彩染森林济源”为总体目标,持续推进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为建设美丽济源,我局在总结“十三五”林业建设经验基础上,编制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森林济源建设规划》。开启全面建设林业保护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建设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省林业局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济源把林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狠抓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扎实开展森林济源、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保护区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各项林业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济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和环境容量。
1、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2019年林地变更调查显示,2020年济源示范区林地面积181.3万亩,森林(含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130.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28%,居全省第三位。“十三五”期间,济源依托林业生态建设、森林河南和“3+1”等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累计投入资金2.53亿元,完成营造林64.544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2.78万亩,困难地造林4.1563万亩,封山育林5.0357万亩,飞播造林9万亩,中幼林抚育23.18万亩,低效林改造0.39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28%。完成义务植树780万株,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省级森林乡村11个、市级森林乡村16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积极探索困难地造林技术,实施困难地造林4.1563万亩,济源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等荣誉。主要指标提前实现或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也为2021-2025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依法治林有效实施,资源保护成效显著。一是森林资源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济源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和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加强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管理,建立完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机制,使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审批率达到95%以上。木材运输办证率达到98%以上,未发生重大毁坏森林资源案件。二是森林防火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常态化排查火灾隐患,森林防火社会化预防初步形成。进一步完善森林专业消防队、12个责任单位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完成国有林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网络、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队伍营房、训练场地)及多处入山检查站和护林站建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内,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林业局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监测覆盖率95%,测报准确率97%,“十三五”期间,累计防治林业有害生物25万亩次,有害生物成灾率在0.9‰以下。四是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稳步发展。严格林木种苗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和苗木普查工作。指导大田育苗0.9万亩;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21份;申报“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1个。
3、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产值效益不断提高。一是经济林产业迅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发展核桃2万亩,改造核桃低产林1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达21.5万亩,产值达22.33亿元。其中核桃15万亩,桃0.5万亩,苹果0.5万亩,葡萄1.0万亩,油用牡丹0.2万亩,花椒1.5万亩,其他树种2.8万亩。培育河南省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雨润饮品有限公司、河南中沃实业有限公司等省市级龙头企业5家。二是林下经济成效显著。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以及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目前林下养鸡、养羊、养猪,林下种植冬凌草、丹参、油用牡丹、艾草等种植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林苗、林药、林农复合经营广泛推行。培育打造了济世药业、鸿润苗木等林业龙头企业,成立家庭林场、涉林合作社等林业新型主体共490家。发展林下经济49.2万亩,产值8.7亿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达10.95万亩,产值0.85亿元;林下养殖面积达3.97万亩,产值2.6亿元;林下采集面积达5.53万亩,产值1亿元;森林景观利用面积达28.75万亩,年接待游客290余万人,产值4.3亿元。
4、强化科技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成效显著。一是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南山林场科研中心、济源猕猴研究中心等林业科研机构的作用,建立了植物生理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配备有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程控光照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实验设备,为深入开展林业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累计制订国家级行业标准1个,省级地方标准8个,审定新品种4个,推广林果新品种26个,科技成果奖励8项,完成各类林业科研项目6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建立林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6处,科技示范村20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次,培训人员1.1万人次。三是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共同完成林业科研项目13项,在研项目9项。
第二节 林业保护发展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济源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新征程、谱写新时代济源出重彩篇章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林业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新要求,开创济源林业发展新格局。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林业新使命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将黄河生态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济源地处小浪底水库北岸,在黄河生态流域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在《全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中,属于黄河重点生态区。在《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中,属于太行山地生态屏障和沿黄生态保育带。因此,济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济源林业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现代林业建设水平,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建设作出林业应有的贡献。
二、高质量发展提出林业新要求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林业建设由数量增速向提质增效转型,维护生存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和气候安全。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导向,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不懈追求,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核心使命,发展绿色惠民产业作为重要内容,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提升质量效益作为永恒主题,夯实发展基础作为有力保障,全面推进高质量森林济源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良好生态需求,是新时期对林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节 困难与挑战
济源生态资源比较丰富,但生态系统保护任务依然很重,保护与发展矛盾仍较突出,守住存量、扩大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资源保护与发展压力增大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林业监管生态空间职能扩大,统筹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等,维护生态空间安全责任重大。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不合理的开垦,导致林地、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任务和难度越来越大。天然湿地面积大量萎缩,侵占、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生境破碎化加重,森林火灾风险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济源周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检疫性病害蔓延,疫点增多、疫区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济源生态安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目前,济源宜林地、疏林地以及可造林灌木林地等潜在可造林地40余万亩,其中有20万亩困难地,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石质低山丘陵区,是国土绿化难啃的“硬骨头”。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急需完善,生态廊道需要提质。
二、森林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当前济源林分结构不合理、人工林质量差、天然林低质化、林地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中幼龄林面积过大。中幼龄林面积106.208万亩,占乔木林面积的82.02%。二是纯林面积过大。在济源129.49万亩的乔木林(其中天然林61.65万亩,人工林67.84万亩)中,基本全部是纯林。三是树种单一,济源基本为侧柏、栓皮栎、刺槐。四是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乔木林蓄积平均每公顷只有41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58%。目前济源尚有50多万亩中幼林和退化林亟需抚育和修复。
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有待丰富
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人们对身边增绿、社区休憩、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体验设施缺乏,森林湿地难以感知,森林生态文化需进一步挖掘,生态文明宣传有待加强,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生态服务价值未充分显化和量化,尚未形成森林生态空间共建共享的新局面。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绿色、有机生产体系不健全,优质经济林产品比例偏低。优质木材供应能力严重不足,林业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二三产所占比重低,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林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亟待建立完善
济源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相对滞后,支撑林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束缚还较为普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瓶颈制约有待进一步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尚不完善,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局面尚未形成。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规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需要大力推动,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将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的需求转化为供给并激发出来,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点,让生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林业现代化治理能力亟需提升
建立健全林业现代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仍然艰巨。林业数字化改革须进一步深化,林业资源数据获取和分析决策能力尚需提升,林业生态空间管控能力不足,资源保护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有待精准化。科技创新驱动有待加强,林业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林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高端智能化设备应用滞后。林业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林业基础设施薄弱,基层林业机构和管理人员弱化,对全面履行林业职责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二章 “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全面落实济源示范区决策部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科学绿化,严格保护监管,提升治理效能,畅通内外循环,全面推动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应对气候变化、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推动林业草原国家公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林草发展的根本遵循。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底线思维、树立全局立场,坚持系统观念,奠定建设又富又美新济源的生态根基。
——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作为林草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突出自然地理单元、山脉、流域和水资源分布,科学绿化、重大生态工程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强化部门协同、系统集成。
——坚持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
——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作为林草发展的强大动力。完善林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区和草地等重点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坚持把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林草发展的坚实保障。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最严格的保护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体系,推进林草保护发展感知系统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
第二节 保护发展目标
形成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新格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2021—2025年,计划林地面积维持181.3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7.78%,新造林面积20万亩,森林抚育达到14.61万亩,退化林改造6.51万亩,经济林发展到25万亩,巩固保持提升国家级公益林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8%,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具体指标见附表)
展望2035年,济源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黄河流域率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林草固碳减排贡献更加突出,生态经济优势彰显,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业现代化。
指 标 | “十三五” 目标完成情况 | “十四五”规划 |
森林覆盖率(%) | 45.28 | 47.78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450 | 500 |
林地保有量(万亩) | 181.3 | 181.3 |
新造林面积(万亩) | 22.78 | 20 |
森林抚育面积(万亩) | 23.18 | 14.61 |
经济林面积(万亩) | 20 | 25 |
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万亩) | 77.41 | 77.41 |
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区面积 | 95.88 | 95.88 |
义务植树尽责率(%) | 95 | 98 |
林业产业总产值( 亿元) | 22.33 | 24.65 |
第三节 保护发展格局
在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框架下,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济源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融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新阶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力构建“一带·三区·多廊”林业保护发展格局。
“一带”即“沿黄生态涵养带”;“三区”即“北部太行生态屏障区、东部农田林网防护区和南部经济林涵养区”;“多廊”为以铁路、公路、河流组成的绿色生态廊道网络。
一、沿黄生态涵养带
建设范围:邵吉线以南及黄河北岸第一山脊以南涉及邵原、下冶南部、大峪、坡头、南山林场等区域的沿黄地带。该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分不整,林相较差,荒山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且该区以裸露风化砂页岩区为主。
建设重点:采用人工造林(裸露风化砂页岩区采用困难地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改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沿黄观光林带,鼓励开展生态湿地和农家休闲旅游产业。选用乡土落叶树种、常绿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强黄河防洪工程管理范围内的绿化建设,形成黄河沿岸集生物主廊道、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化风光带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护林带。形成沿黄河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群,把黄河两岸打造成为一条生态湿地绿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村镇优越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产业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等,构建西南沿黄森林康养旅游带。
二、太行山生态屏障区
建设范围:济邵路以北,涉及邵原、王屋、承留、思礼、克井、五龙口、愚公林场,主要是太行山向平原区过渡带,是国家级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区域,分布了玉川工业集聚区和众多规模以上企业,企业周边的空气质量较差。林种分布以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为主,蟒河以西林分整齐林相完好,蟒河以东森林较差,阳坡以野生皂角或灌木为主,林相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大多岩石裸露。阴坡多以栎类纯林或与油松、侧柏混交林为主。
建设重点:保护珍稀野生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建设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等;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制度和公益林管护制度,积极开展山体修复建设和植被恢复工程,大力实施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通过实施困难地造林、灌木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大力开展企业周边防护林和城郊防护林建设,提高区域环境容量;积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三、东部平原农田林网防护区
主要涉及梨林、五龙口东南部、轵城东北部、克井东南部、玉泉等。该区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是我市的粮食的主产区,原有的农田防护林以杨树为主,有一部分属于过熟林,缺行断带较多。
建设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防护林更新提升改造,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与济源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构建平原生态绿网,加强四旁绿化、村镇绿化、庭院绿化和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建设。
四、南部经济林涵养区
范围:涉及承留镇、大峪镇、下冶镇、坡头镇、王屋镇、邵原镇、轵城南部岭区。该区现有核桃近10.5万亩,但主导品种不明确,树势差异较大;林下种植户分散,林下养殖数量有限,龙头带动不明显,未形成规模效应。
建设重点:推进经济林区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和优质林果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和规模效应,带动林业经济发展。推动林果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升核桃种植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养典型引路带头示范;加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力度,为群众提供销售、信息服务以及技术示范,逐步形成龙头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承留镇、大峪镇、下冶镇、坡头镇、王屋镇、邵原镇和轵城镇,加大合作社建设力度和龙头企业培植力度,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发林下资源,利用林地发展畜牧业和中草药种植业,建设以济世药业、鸿润公司为龙头的中草药种植集聚群,以丰之源、新雨瑞、中沃实业饮料为龙头的深加工企业集聚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对经济林产品加工、果品储藏营销和木材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
五、多廊道绿色生态网络
以“四横五纵”的铁路公路交通和多条县乡道组成的道路型廊道,以及黄河流域的多条河流组成的水系型廊道为骨架,构建多廊道绿色生态网络。重点建设内容包括:
(1)道路型廊道
对焦枝铁路、侯月铁路沿线进行通道绿化提升,对高速路通道和新建道路进行绿化建设,对省道、县乡道的生态廊道缺口补充完善,完成省道和县乡道通道绿化。近期重点对荷宝高速、郭木线、卫柿线、温邵线开展廊道绿化工程建设。
(2)水系型廊道
水系廊道绿化工程的范围是干支流堤防背水侧以外,无堤段河道管理范围以外。主要包括蟒河、沁河、逢石河、大峪河、砚瓦河、大沟河、白道河等。
第三章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林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按照省局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济源重在“治山”,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济源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大力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营造乔木林、乔灌草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带。加大对水源涵养林的封山禁牧和封育保护力度,促进自然恢复。结合地貌、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科学选用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提高成活率、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适度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提高生态效益和农民收益。加强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第二节 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统筹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和布局,依法依规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开展生物多样性拯救保护,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推进湿地保护修复 开展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依托黄河干支流库塘、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整合归并优化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布局。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综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重建,开展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自然湿地面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三节 加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
在黄河干流两岸大堤以外营造生态廊道,突出“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功能,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空间,根据不同区位地段,分别采用园林景观型、湿地景观型、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等模式,大力营造固堤林和特色经济林,结合沿黄快速通道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区段、重要节点,合理配置驿站,游径、观景台等游憩设施,加大常绿、彩叶植物比例,注重水生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合理搭配,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彩化、近自然化升级,努力将沿黄生态廊道打造成“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专栏 3-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程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
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大力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营造乔木林、乔灌草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带。 | |
自然保护地建设 | |
1 |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统筹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和布局,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 |
2 | 推进湿地保护修复 开展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依托黄河干支流库塘、湖泊、沼泽和明清黄河故道等湿地资源,整合归并优化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布局。支持坡头连地创建国家湿地公园。 |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 在小浪底水库北岸营造生态廊道,涉及坡头、大峪、下冶、邵原 4 个乡镇。 |
第四章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
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绿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为人民种树造福。到2025年,针对全济源宜林荒山荒地,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方式,开展造林2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建设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进一步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第一节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
精准落实绿化空间 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为主体,科学精准开展国土绿化。科学确定绿化方式,宜封则封、宜飞则飞、宜造则造、封飞造结合。科学配置林草植被,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优先选用乡土树草种,营造混交林,加强退化林修复。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禁止违规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开展绿化。科学规范、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 山区重点增绿提质增效,推广困难地造林技术与经验,封育结合,多管齐下,加快退化林修复,有效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平原区重点完善林网,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营建以沟河路渠为骨干的防护林林带,补造改造残缺林带和低效林网,形成完善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廊道重点是完善提质,依法依规,部门协同推进铁路、公路、河渠、水库等绿色通道建设,处理好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充分利用铁路、公路等通道两侧的荒山荒地、边角地、废弃地、未利用地、垃圾山、废弃矿山等重点做好生态廊道完善提质。
加强乡村绿化美化 围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及周边区域绿化,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升级版,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推进“森林乡村”示范村建设,科学编制森林乡村绿化建设实施方案,提高乡村绿化质量,创新乡村绿化机制,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推进全域乡村绿化美化,到2025年,结合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利用用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品牌效应,在沿黄流域打造森林乡村75个(其中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 50 个),森林乡村示范村25个,森林特色小镇10个(生态+地质型5个),促进黄河流域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科学选用树种草种
加快良种壮苗培育 推进良种选育攻关工程,大力选育乔灌木良种和优良草品种,积极推广应用乡土树种草种。建立种苗质量可追溯体系。到2025年,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75%,建设优良乡土树种和珍稀树种繁育基地1处,建成核桃良种基地3处,建成不低于200亩保障性苗圃1处。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配合省局做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 制定乡土树种草种名录,加强重要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第三节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加强碳汇森林(国储林)建设 积极推进森林经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蓄积,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优化国家储备林基地布局,强化中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长周期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增强优质木材培育、储备和生产能力。国家储备林建设1.5-2万亩,全部为新造林。
大力实施森林抚育工程 加强以国有林场和集体公益林为重点的中幼林抚育,采取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割灌、修枝等措施,做好松土、扩穴、追肥等各个抚育环节,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针对针叶林,实施“疏针补阔”“间针育阔”,促进形成针阔混交林;对次生乔木林保留目标阔叶树种,清除林下杂灌和藤本,对林窗较大、林分稀疏的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对生长情况良好的经济林,采取施肥、灌溉、整型、修枝等管护措施提高产量;对品种不良或生长衰退的果树林采取换头嫁接或更换种植优良品种的方式改造。完成森林抚育14.61万亩。
大力开展退化防护林修复 加强对生理衰败、遭受自然灾害、外部环境变化、人为过度干扰等,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衰退阶段,出现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导致结构失调、稳定性降低、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且难以自然恢复的防护林进行生态修复。采取更替修复、择伐补植修复、抚育修复、渐进修复、封育修复、综合修复等修复方式,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现状,提升森林健康水平,提高森林质量。重点修复低山丘陵区严重衰退的刺槐林,山区多代萌生的栎类,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侧柏和残次林等。完成退化林修复6.51万亩。
专栏 4-1 重大生态工程
生态林营造工程 加强困难宜林地造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改造和未达标造林地的补植补造力度,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方式,努力增加森林面积。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对工程区内的森林进行全面有效管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加强公益林建设和森林培育。 |
退化防护林工程 加强对生理衰败、遭受自然灾害、外部环境变化、人为过度干扰等,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衰退阶段,出现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导致结构失调、稳定性降低、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且难以自然恢复的防护林进行生态修复。 |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科学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分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 提高森林质量。 |
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对断带和网格较大的地方进行完善提高,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 |
生态廊道工程 实施范围包括包括国道、省道、县道、黄河干流、河流一级支流、河流二级支流、干渠及以上现有廊道及规划期内新增廊道。 |
碳汇森林(国储林)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划定国家储备林,营造大径级储备林1.5-2万亩。 |
森林乡村和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工程 加强乡村绿色发展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弘扬乡村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扶贫,全面发挥森林乡村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第五章 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健全保护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一节 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水平
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 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科学界定范围,优化管控分区。推动自然保护区晋升。
加强保护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建设,强化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候鸟迁徙路线保护;拯救极度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种,扩展拯救繁育和放归自然;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体系和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对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建设近自然扩散廊道。对受损严重、自然恢复困难的工矿、村庄废弃地等开展系统综合修复。加强野外管护巡护、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应急防灾救灾、疫源疫病防控和有害生物防治等保护管理设施设备建设。落实自然资源调查和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建立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第二节 加强自然公园建设
推进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合理划定各类自然公园范围及管控分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矛盾冲突,健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加强资源本底调查,完善自然公园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各类自然公园规划。强化自然公园保护修复,提升优化自然公园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属性和景观特征,开展王屋山自然公园保护建设。加大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投入,加强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各类生态服务产品,提升自然公园生态服务供给能力。加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公园监督管理,优化自然公园整体布局,形成具有济源特色的自然公园体系。
第六章 加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完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 提升森林草地有害生物防控能力,遏制重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降低灾害损失,促进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构建与林业建设相适应的监测预报、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以上。
建立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 推进灾害区域联防联治和社会化防治。建设立体监测和大数据预报、植物检疫等综合管理平台。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适时开展外来有害生物专项调查。
1、监测预警体系
建设以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信息发布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监测技术示范推广中心站1个,PDA等数据采集系统1个。
2、检疫御灾体系
建设以远程诊断、检验鉴定、风险评估、除害处理、检疫执法和责任追溯为主的检疫御灾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平台1个、检疫防害处理设施1套、林业植物检疫检查哨卡2个。
3、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以沿黄生态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小浪底生态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
4、灾害应急体系
建设以应急防控指挥、航空与地面防治、应急防控物资储备为主的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应急防控指挥部1个,建立一支防火队伍,建设应急防控物资中心储备库1个。
5、林业防灾支撑体系
建立网络森林医院,加大高效防治药械的推广。
第七章 构建森林草地防灭火一体化体系
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为根本,进一步推进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和灾害损失。到2025年,基本实现责任落实规范化、宣传预防社会化、瞭望监测现代化、基础保障完善化、指挥扑救专业化,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下。
为了扎实有效落实防火责任,提高预警能力,管控野外火源。到2025年,计划总投资5.3391亿元,一是投资4.157亿元,建设1处森林防火实训基地、400公里防火道路、10处靠前驻防点、60座入山检查站及护林卡点、2座飞机停机坪、2处取水点、100座蓄水池、250座大型宣传碑、250个语音提示卡口监控等基础设施;配备2辆运兵车、2辆运输车、2辆水车、1辆火场通讯车(含装备)、5架无人机、5辆无人机车辆、移动便携式水泵等以水灭火装备1000件、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等常规扑火装备20000件、个人防护装备2000套、对讲机、火场应急通讯系统等设备,全面实施森林防火综合治理,提升保护生态资源的能力。二是投资0.98亿元,建设、完善地理信息系统(GIS)、野生动物监控系统、护林人员管理系统、古树名木保护系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分级控制系统、林业数据存储系统、林木资源适时监管系统、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等,提升、完善智慧林业建设。三是投资0.2021亿元,建设30套视频监控前端,40套卡口监控,提升改造6处中控系统,购买一批森林防火物资装备,提升森林防火瞭望检测率和队伍应急能力。
第八章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
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监管体系,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管控外来物种,维护物种安全、生物安全。
第一节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全面摸清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状况。实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金钱豹、林麝、黄喉貂等珍稀濒危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地理种群抢救性保护项目,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连通生态廊道,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加强候鸟迁徙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增扩建候鸟保护监测设施设备,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候鸟迁徙路线监测评估体系。开展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加强救护机构建设,提升救护收容设施水平。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救护繁育,确保放归种源。开展梅花鹿、林麝、大天鹅、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物种野化放归,探索扩大放归物种范围,加强放归后巡护管理和动态监测。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 加强禁食野生动物处置利用的指导、服务和监管,从严查处野生动物食用违法违规行为,严禁非法交易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严格按照调整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加强人工繁育场所监管,执行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审批和检疫检验规定,遏制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
加强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布局,加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点,合理增设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强化重点区域疫源疫病防控。推进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和主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编制出台分病种应急处置指南,建设野生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库。
第二节 加强野生植物保护
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生境恢复及野外回归开展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选择谱系清晰、多样性丰富的极小种群物种,开展野外回归试验,扩大种群分布规模,严防物种灭绝及遗传多样性丧失。
开展迁地保护,建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和动态监测数据库,对分布区极度狭窄、栖息地(生境)破坏严重、种群数量稀少的物种,开展迁地保护和最小人工种群保留,完善迁地保护基地。增扩建种源培植基地,扶持珍稀濒危植物培植技术和成果推广。建设野生植物基因库。
第三节 提升野生动植物管理能力
构建野生动植物监管体系 制定完善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培育)、经营利用、收容救护、罚没物品处置及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等管理办法。建设野生动植物监管数据系统。建立完善多部门信息交流与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新形势下互联网犯罪监管执法。在鸟类迁徙路线设立沿线保护站点。
第四节 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实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生物灾害修复治理行动,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涵养区等重点生态区位,实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和生态修复,遏制扩散蔓延,降低灾害发生面积。
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体系 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布局入侵物种监测站点,实现可视化综合管理。加强风险评估管理,建立风险监测数据库。建设检疫御灾体系,推进部门间检疫执法联动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区域间联检联控。
第九章 构建新时期森林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林草资源,推行森林草地湿地休养生息,大力提升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严格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构建新时期森林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第一节 推行森林草地湿地休养生息
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森林经营 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天然林和公益林纳入统一管护体系。确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确保重点公益林面积稳定在77.41万亩。适度扩大省级公益林面积,争取将其他地方公益林列入济源本地财政补偿范围,按标准进行农户经济补偿。严格落实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提升保护管理水平,提高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公益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定期发布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优化落实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地面积和保护级别。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合理确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推进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科学制定市县级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和修复任务,确保天然林质量持续提高、功能逐步提升,加强自然封育,持续增加天然林资源总量。强化天然中幼林抚育,开展退化次生林修复,因地制宜培育复层异龄林。建立健全森林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制度,坚持和完善分类经营,严格保护国家级公益林,放活人工商品林经营,科学经营人工林。推进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单位建设全面保护草地严格草地保护,坚持全面保护、系统治理,提高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创新草地管理机制。加强草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草地保护和恢复、恢复和增强草地生态功能。
全面保护湿地健全湿地保护体系 湿地保护率达到67%。将济源重要湿地都纳入保护范围,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保护模式,健全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合理的湿地保护地体系,构建济源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估和预警平台,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重点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完整或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域保护,稳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全面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积极推进乡村小微湿地保护示范建设。加强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
第二节 健全林草法治体系
加强林草法治建设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地、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等重要领域的执法力度,及时跟进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深化林草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调动和利用社会各阶层力量加强森林生态修复和保护,积极探索“检察长+3+N”森林保护机制,形成由检察机关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局3家单位共同参与,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及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格局。建立“检察长+3+N”森林保护联系人制度,一方面及时把生态破坏严重,负面影响较大的案件报告给检察机关,启动生态修复和生态追偿机制,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限期修复;一方面落实长效机制,把经过审批的临时占用林地施工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较大的非法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进行动态清单管理,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并将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到检察机关,便于对推诿扯皮的建设项目迅速启动机制,强力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和生态破坏的追偿工作。
第三节 严格资源监督管理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 对自然保护地内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实施全面监控,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保护不力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问责追责。
加强林地林木保护利用监管 编制济源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时开展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依规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严格实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林地林木案件。加强林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为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草地保护利用监管 强化草地用途管制,建立健全草地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各类非法挤占草地、乱开滥垦草地等行为。加强矿藏开采、工程建设等征占用草地审核审批管理。依法规范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占用草地行为。
加强湿地用途监管 探索建立湿地利用预警机制。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已侵占的限期予以恢复。加强湿地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引导湿地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探索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适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种养试点示范、湿地创意文化产业等,发挥湿地多种功能,全面提高湿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节 建立生态网络感知系统
加快林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以遥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森林、草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点及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构建天空地和点线面一体化遥感分析、地面调查、定位观测与生态物联网综合监测体系,建立林草综合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技术应用。
建立感知系统平台 对森林、草地、湿地、石漠化、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陆生野生动植物、重大生态工程等各领域监测数据集成开发,森林草地防火防虫等防灾应急数据实时采集,形成林草资源“图、库、数”及智慧应用,实现林业、草地重点领域动态监测、智慧监管和灾害预警。建设信息化试点示范。
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能力 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体系建设,建立反映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功能、重要物种保护和生态承载力的保护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托林草综合数据库,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模型评估、社会调查等方法,分析生态系统趋势特征和价值转化等情况,全面评估生态保护建设成效。
第十章 实施林业保护发展科技创新战略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设平台,培养人才,推动林草科技取得新突破。
第一节 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
建立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库坚持问题目标导向, 聚焦“卡脖子”技术,树好“揭榜”标准,开展项目筛选,构建入榜项目库,制定并发布榜单。重点开展困难造林地技术、退化林修复关键技术、松材线虫病防治、林用无人机应用、感知系统等集中攻关。
建立揭榜挂帅执行机制 创新“揭榜挂帅”林草重大科技项目揭榜、人才甄别、过程管理、成果评鉴等组织形式。用公开透明的环境鼓励大胆揭榜,用公平竞争的机制遴选入围者,建立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为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 简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扩大科研自主权,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加大成果奖励、绩效分配、职称破格评定等激励力度。
第二节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强小浪底生态定位站、河南省王屋山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提升济源市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进数据平台建设。完善长期科研基地动态评估机制,积极承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撑林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科学技术普及、社会共享服务活动。力争到2025年,承担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级林业科技攻关项目5项,林业局科技攻关项目10项,林场自拟项目4个。“十四五”期间完成论文论著等50篇。
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加强对济源市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探索建立多主体协同推进的成果转化新机制。完成国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个;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3个;市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
加强高质量林草标准制定 加强标准与政策规划、制度体系、重点工程的衔接配套。制修订林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国家行业和省地方标准5项,建成省、市林业标准化示范园2个。积极拓展标准与外界双向交流与协作。
第三节 加快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型高端人才 加强支持优秀人才培养,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实施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计划,培养青年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建立创新团队。
壮大推广型人才队伍 完善乡土专家服务机制,遴选基层科技推广员,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基层林农。完善人才发展培养机制,构建机关协同、院校参与的林草干部教育培训施教体系,形成全省林草行业培训“一张网”全覆盖。加强基层人才培养,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依托涉林涉草院校为国有林场、基层单位定向培养人才。推动院校共建人才培养机制。
第十一章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健全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机制,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草地保护制度,推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高效。
第一节 完善国有林场改革
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维护国有林场公益性质功能定位和生态保护职责,开展天然林公益林建设管理、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林业科技示范推广等工作。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森林资源资产国有化、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林场依法保护经营的运行体制。加强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林权纠纷仲裁,利用现代技术确权定界勘界立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开展国有林场场长任期森林资源考核和离任审计,加强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的常态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落实林场专用基金收入奖励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分级监管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引导支持社会资本通过适当合作方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培育优质森林资源 积极培育珍贵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加强林木良种壮苗推广应用,加快大径级林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全面建立森林保护培育制度,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实现稳步增长,提高木材战略储备能力。国有林场林地主要用于森林资源培育,租赁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的要依法依规逐步收回。
积极推进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在生态重要区域以收购、赎买、置换等方式增加国有林比重,鼓励和引导国有林场和乡村集体开展“国乡”合作,推动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强化编制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创新示范模式,打造不同类型的国有示范林场。加强林场道路、管护用房等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把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和森林质量提升打造为济源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第二节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委托经营、股份经营等共同发展的集体林经营方式。支持新办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和林业产业企业。推动林地林木“折股量化到户”或“量化折股入场”,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村集体股份合作林场。推行林地经营权登记和抵押登记制度。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拓展集体林权权能,鼓励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探索建立重要区位非国有公益林政府租赁、合作、置换机制,探索地役权机制。推行“生态银行”机制,收储整合零散林木资源。提升市、镇、村三级林权服务综合监管平台。
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进山入林 通过以奖代补、规模经营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支持多种经济主体成立林权收储机构,扶持开展市场化收储担保。鼓励支持开发林业金融产品。推行集体林经营收益权和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补偿收益权市场化质押担保。探索林权直接融资模式。
第三节 推动实施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体系 推进森林、草地和湿地确权登记。健全林业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林业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丰富林业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开展林业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核算体系 探索构建行政区域单元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产品总值统计制度。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反映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成本的价值核算方法。探索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
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探索通过森林草地湿地占用补偿、附带生态修复条件的资源配置、林业资源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重要生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权交易等途径,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及后续产业开发,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培育生态产品区域品牌。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推动森林湿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到相关政策奖补、资源要素配置中,进一步提高决策效能。
第十二章 高质量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林草产业富民惠民成效,推动乡村振兴。
第一节 推动特色产业做强做优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重点产业 发展经济林产业,实施提质增效,利用新造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分类经营和集约经营相结合的手段和方式,有效改善种植结构,扩大良种比例和规模。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建设优质高产示范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化水平。优化基地建设布局,探索新型产权模式、经营模式,对沿黄2万亩核桃基地进行改造,提升栽培效益。打造精品园区2个,建成规模在50亩以上的示范区200个以上,100亩以上的示范区50个以上,核桃干果总产量将达到2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升苗木花卉产品档次和供应端效率,强化产品创新和融合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增加林地经营效益。发展林草中药材,开展生态培育试点,推动产业标准化、多元化绿色发展,重点培育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十农户”的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格局。到2025年,济源林下经济面积达64.4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达13.95万亩,林下养殖面积达5.09万亩,林下采集加工面积达7.03万亩;森林景观利用面积达38.38万亩。参与林下经济人数达到5万人。发展草产业,推广应用菌草、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优质草种繁育和草业种植基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发展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加强保护拯救、科学研究、观赏展览、药用等具有公益属性的特殊类别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壮大森林康养旅游、气候康养旅游、山地旅游、森林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低空旅游等旅游业态,加大精品旅游路线、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支持发展度假和康养型民宿,打造森林旅游康养聚集区。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支持木材加工、果品加工等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推动森林旅游等产业品质提升。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中药材、食用香料、森林蔬菜等产业。
第二节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加强产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加强绿色食品、地理标志、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相结合的林业品牌体系,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坚持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健全林业品牌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林业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探索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 创新产供销模式,规范林草产业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经营主体发展电商、微商,结合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构建数字化贸易流通体系,打通林业现代化营销通道。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展会平台和节庆活动,进一步壮大现有展销平台。着力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发布中心,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着力搭建产业合作、经贸洽谈平台。
加大政策引导支持 完善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管理政策,放活林地等土地流转政策。打造产业发展示范精品,发展一批国家级特色林产品优势区,支持林业产业园区按程序申请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示范园区。
第三节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持续发挥林草生态脱贫致富优势 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开展林草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和管护,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拓展生态补偿脱贫致富途径。探索非国有天然林、公益林托管模式,支持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开发公益就业岗位。推进生态护林员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稳收益不返贫的长效机制。
促进林草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实施乡村绿化行动,改善脱贫地区人居环境。挖掘林草产业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优化调整乡村产业布局,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将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县域支柱产业。做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工作体系与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衔接,保证帮扶组织队伍总体稳定。
第十三章 积极推进森林文化建设
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森林文化,全面提升森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全民共享的森林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为河南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大力弘扬森林文化
加大森林文化宣传力度 大力弘扬“焦裕禄治沙精神”“太行山绿化精神”“河南塞罕坝精神”、“靳月英绿化荒山精神”和“老坚决潘从正无私奉献精神”,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世界生态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爱鸟周、科普周等重要纪念节日为平台,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为载体,以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为主要内容,加强林业与媒体的深度融合,持续创新森林文化传播方式,注重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在森林文化传播中的推广运用,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树立林业先进,讲好林业故事,传播林业声音,丰富森林文化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森林文化,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积极参加中国森林旅游节、绿博会、花博会、关注森林活动、森林城市论坛、生态文化论坛等,搭建开放多元、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扩大森林文化的对外交流。
加强森林文化传承发展 开展森林文化资源普查,挖掘森林、湿地、竹、茶、花、藤、盆景、根雕、园林、中药材等传统森林文化元素的人文内涵,保持其原真性、完整性,建立健全具有济源特色的森林文化资源体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森林文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提高森林文化理论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对策举措等研究能力,指导济源全域森林文化建设有序开展,稳步推进。探索建立森林文化发展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传承丰富森林文化价值,促进森林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点推进森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将森林文化元素融入森林河南建设,推动森林文化新业态产业发展。
全民义务植树创新发展 贯彻落实《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善春冬两季全民义务植树机制,积极倡导义务植树进单位、进部队、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营建“共青林” “三八林”“党员林”“公仆林”“育才林”“森林城市创建纪念林”等,营造全民共建绿色家园、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提升业务植树的全民知晓率和尽责率。不断丰富拓展义务植树尽职形式,积极完善各级各类义务植树基地体系建设,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义务植树与互联网结合,积极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云端植树”“码上尽责”等基地创建,让广大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履行植树义务。探索绿色公益数字化,完善树木认种认养方式,让更多市民通过认种、认养、捐款等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联合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提升森林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森林文化示范建设 持续加强森林文化基地建设,积极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高质量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示范点。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历史记忆浑厚、文化底蕴丰富、地域风貌独特、民族特色突出的森林文化场所。大力推进优质森林文化品牌建设,开展参与互动性、科普性强的森林休闲度假、森林观光、森林探险、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公益活动,吸引大众“走进山水森林、体验健康生活”,不断提升扩大森林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将森林文化融入森林乡村建设,探索森林文化基地多元化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森林文化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展示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完善古树名木监测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二维码“电子身份证”,定期维护更新古树名木管理信息数据,提高古树名木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水平。加强古树名木的全面保护,开展古树名木健康体检,对 666株古树名木和7处古树群的保护、复壮和生境修复。结合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和生态旅游等活动,挖掘古树名木文化、生态、旅游功能,支持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制度,探索古树名木价值评估,完善古树名木损害赔偿、综合保险及认养机制。深入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攻关,重点开展古树树龄无损探测、濒危古树抢救、树体健康无损评估等研究。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古树名木。
加强科普宣教设施建设 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完善森林文化宣教设施,建设生态科普馆、生态标识系统等,构建面向公众开放,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阵地,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内科普馆全覆盖,重点建设户外科普宣教系统。全面提升森林文化教育服务水平,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化、常态化,推进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重点打造国家黄河湿地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大生态科学普及力度。
第三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享森林
创新载体传播森林文化 开展“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森林文化活动。利用植物资源建设珍稀植物园,牡丹园、菊花园、月季园、桃花园、梅花园、竹园等专类园区,展示森林文化,展现森林之美的独特魅力。举办森林文化节、花卉文化节、森林文化有奖知识竞赛、摄影写生、征文比赛等活动,让人们感受森林文化的美好,激发亲近大自然的向往和热情。创新开展森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森林文化教育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教信仰文化结合起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森林文化教育建设和运行,举办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森林文化教育研修和培训活动,在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及动植物园内建立 50 个森林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营造共享美丽森林空间 充分发挥济源森林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一批可供公众游赏的美丽森林共享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生态产品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推进负氧离子监测网络建设,在太行山自然保护区、南山森林公园等区域打造“森林氧吧”,定期发布负氧离子监测公报。利用城镇周边的森林与湿地,建设太行山森林步道、休憩场所等基础设施,形成可休闲、可游玩的绿色公共空间,营造“森林客厅”。依托森林景观资源富集区域,推进以赏花果、观漫山红叶等震撼性森林景观为目标的示范点建设,打造“森林花园”。重点打造鸿润苗木等示范点建设。探索搭建共享森林合作平台,实现多元主体协作共享,发挥市场化运营机制,培育森林康养、自然探险、户外运动等生态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第十四章 提升林业草地湿地碳汇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目标,提升林草湿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持续增强林草湿地碳汇能力 科学评估林草湿碳汇能力,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制定林草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以增量扩容、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固碳能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加强林草生物质能源研发与能源替代,增强林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着力降低因资源破坏、森林灾害造成的森林碳排放。
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推进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掌握济源森林碳汇现状、变化、分布和潜力,开展湿地碳汇计量监测研究试点。探索构建济源林业碳汇评估体系平台,开展市县级森林碳汇潜力评价和试点建设,建立统一的林业碳汇计量标准和监测评估系统。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研究,设立并实施碳增汇科技计划,深化理论研究、加大应用研究、推进转化研究。
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利用全国建立统一碳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推进济源林业碳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培育、开发机制及监测监管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建设,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申报,推进碳汇交易。统筹林业碳汇交易与公益性碳汇林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开展“碳中和”实践,探索建立统一的林业碳汇建设和管理平台。第十五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上下一心、协同推进,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资金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 把党的领导贯穿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十四五” 林业发展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济源“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林草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统筹谋划,完善配套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群策群力地抓好“十四五”林业发展工作。各级林业部门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谋划好当地林业发展,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抓好安全生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节 全面推行林长制
建立以林长制为主体的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林草资源责任体系,市、乡、村分级设立林长。各级林长组织制定森林草地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区域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森林草地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
建立林长制考核评价制度,科学制定各级林长年度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加强森林草地资源生态保护与修复、灾害防控、深化领域改革、资源监测监管、基层基础建设等。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为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建设森林济源、美丽济源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职责,加强林草机构建设。稳定护林员队伍,实现网格化管理。强化乡镇林业(草原)工作站机构,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基层林草资源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提升基层林草执法队伍素质,推行综合执法。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林场管护用房、水电路等设施建设,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第四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着力解决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收储、担保、贴息、分红机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行政务大厅和网上集中审批。资金项目管理改革,财政资金打破平均分配,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倾斜,重点支持打造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工作机制改革,实行重大工作板块化管理、工作专版推进,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专班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创新重大工程,提升林业政务管理、资源综合监测监管、生态保护修复和自然保护地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第五节 完善资金政策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林业政策,将林业建设资金纳入示范区、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结合本地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绿化造林、森林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力度,逐步提高森林、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项目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体制,未纳入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预算,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管护用房等建设,补齐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基础设施短板。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建立多元化林草融资体系。运用减免税费、专项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优惠,支持建立生态保护修复 PPP 项目示范机制。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保障规划落地见效。
第六节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提高“政治三力”,发扬“三牛”精神,奏响生态强市建设林业最强音。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社交平台和数字媒介等各种渠道,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富民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弘扬等方面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林业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加强自然生态国情省情市情宣传,普及各类生态保护知识,开展主题宣传,加强宣传推介,营造浓厚氛围。选树先进典型,激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林草保护发展,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全民受益,凝聚起建设美丽济源的强大合力。加强和提升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工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贯彻国家战略意图,做好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确保目标有分解、任务有担当、政策有落实。做好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精准落地、实施、见效。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确保林业保护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