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原则
1.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4.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1 年)
(4)《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 号)
(5)《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年)》
(7)《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8)国家、省、市相关的其它政策性和法律性文件
2、规划参考文件
(1)《济源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 年)》
(2)《济源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3)《济源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4)《济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5)《济源市 2016-2020 年区域卫生发展规划》
(6)《济源市文广新局“十三五”发展规划》
(7)《济源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
(8)《济源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3—2020)》
(9)《济源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15—2030)》
(10)《济源市中心城区城市水系专项规划(2014—2030)》
(11)《济源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
(12)《济源市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4—2030 年)》
(13)《济源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5—2030)》
(14)《济源市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14—2030)》
(15)《济源市雨水工程专项规划(2014—2030)》
(16)《济源市城市环境卫生工程专项规划(2014—2030)》
(17)《济源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4 年—2030 年)》
(18)《河南省济源市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2015—2030)》
(19)《济源市小浪底北岸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
(20)《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2016—2030)》
(21)《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2015—2030 年)》
(22)《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3)《济源市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4)《济源统计年鉴 2011—2015》
(25)《济源市志》
三、规划期限
本次济源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 2016-2020 年。
四、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济源市市域,面积约 1931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为北至北环路,南至南环路、S309,东至 G208、西至西环路,规划控制面积 53.3 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