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访谈直播
向深地深海深空和土地科技进军——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 2017-01-16 | 来源: | 作者: null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答记者问


 


国土资源工作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学习时报:国土资源领域与地、海、空等战略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历来也是我国科技和人才密集型领域。如何全面理解科技工作在国土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姜大明:国土资源包括土地、地质、海洋、测绘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不仅需要基础理论支撑,也极大依赖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的不断创新。历史地看,国土资源工作的每一步前进,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以地质工作先行为代表,国土资源工作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起步和腾飞。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非常迫切。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就是研究地质工作的大转变、大发展问题。当时分管地质工作的陈云同志指出:“大转变、大发展就是根据国家需要整体规划,采用非常规的、创新的办法开展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做多少算多少。”在中央的重视支持下,我们从人才队伍建设入手,组建院校、培训骨干,队伍规模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千人迅速发展到“一五”末的20万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四分之一强。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找矿会战,很快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其中,找油突破最令国人振奋。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打破国际权威“中国贫油”的论调,提出陆相成油理论,预测了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三个区域。后来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相继发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科学预见。我们联合攻关,在广东仁化和南雄发现了大型铀矿床,为“两弹一星”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他矿种找矿也实现了大跨越,全国探明储量的矿种,1949年只有2种,1952年增至10种,1957年增加到63种,到1966年增加到103种,至今已达162种。在海洋科技方面,1964年海洋局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并很快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方面,最让国人骄傲的是我们自主测定了珠峰高程为8848.13米,改写了英国人对珠峰的测绘纪录。在土地科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整治科技,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中央领导同志历来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过珠峰测量的国测一大队老队员回信,对国土资源科技工作者忠于党、忠于人民、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给予肯定与赞许。2016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李克强总理曾就推动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研究专门作出批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作出了部署。这些都表明,科技创新在我国国土资源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史,国土资源领域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实现了在主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国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蓄积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


  学习时报:国土资源部提出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总体上是怎样考虑的?


  姜大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相继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提升到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为我们指明了地质、海洋、测绘地信、土地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的新要求,国土资源部提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新定位,进一步把牢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国土资源部党组一直在深入思考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新跨越,必须强化战略科技引领作用。与一般科技问题不同,战略科技更加注重长远导向作用、全局带动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确立了“三深”战略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这是规划之“要”,也是“十三五”时期以至更长时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学习时报:从理论上讲,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已达2500米至4000米,而我国大多小于500米。我们的“深地”战略目标是什么?


  姜大明: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既是解决地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需要,更是国家保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大需求。可以说,地球深部蕴藏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能源,是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如果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2000米,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另外,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开发利用水平差距很大。“深地”战略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至2000米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显著提升6500至10000米油气勘查技术能力,争取2030年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在优势方向进入“无人区”。


  学习时报:海洋特别是深海,作为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深海探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在“深海”战略上我们有什么计划?


  姜大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探测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在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试采方面,已与先进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一些深海领域,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大家知道,地球上海洋接近90%的面积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深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等战略资源。专家们估计,全球未来油气总储量40%将来自深海,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也主要来自深海。深海更是研究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领域。因此,挺进深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施深海探测战略,重点是要围绕“进入深海—认知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这一主线,突破制约深海探测能力的核心关键技术,进军深海科学和技术制高点。“深海”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攻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商业化试采,研制成功全海深(≤11000米)潜水器、1000-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和深远海浮动平台技术。当前的重点是,我们要整合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科研和调查力量,与中科院、海洋院校和海工装备企业的相关研究力量协同作战,力争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及大洋极地科考领域尽快进入世界前列,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试采方面取得突破,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学习时报:深空探测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深空对地观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空”战略的未来部署工作是怎样的呢?


  姜大明:我们已经初步形成深空对地观测业务体系,在陆地资源调查及监管、地理要素观测、海域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对陆海资源、气候、灾害的掌控和预测预警能力。


  实施深空对地观测战略,重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遥感信息技术日益增强的需求,实施对地观测卫星重大工程,发展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深空”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数据即时推送、处理和业务应用,推动深空对地观测在国土资源、海洋管理、测绘地信、防灾减灾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学习时报:国土资源的“十三五”规划里面还提到“一土”。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核心问题,加之近些年生态问题被逐渐重视,土地的质量、利用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请您谈谈土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将采取哪些举措来实现?


  姜大明:将土地科技创新与“三深”探测并列作为“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是综合考虑我国土地科技发展现状、粮食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确定的。


  我国农村改革从土地承包经营发端,城镇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可以说,土地制度创新书写了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史的辉煌篇章。相对而言,土地科技创新比较薄弱,特别是土地工程技术发展滞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明显不相适应。我们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做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但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忽视生态的倾向还很突出。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势在必行,核心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突破口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


  实施土地科技创新战略,要以土地工程技术为重点,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的工程化、生态化技术应用;要加强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发展土地调查评价、建设工程节地、土地立体开发等技术。“一土”战略的目标是: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变目前的跟踪模仿状况,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学习时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在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上,国土资源领域有哪些考虑?


  姜大明:国土资源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末,与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不断提升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不相适应。我们必须把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成大协同、大融合的科技创新格局;二是搭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三是赋予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更大自主权。


  大协同大融合体现的是宽广胸襟,检验的是大局观念。国土资源系统要山高为谷、海纳百川,画地为牢、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石油大会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形成了号称“三国”(地质部、石油部、中科院)四方(普查、物探、勘探、科研)的协同作战格局,最终取得找油重大突破。今天,我们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更加需要大协同、大融合。地质、海洋、测绘、土地四个领域,无论是学科边界还是任务目标,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技术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交叉、相似、通用情况,加强协同融合是优势互补、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快出成果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主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协同联合,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吸引创新型企业进入国土资源主战场。


  创新平台层级低是我们的突出短板。目前,国土资源系统有60个部重点实验室、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49个监督检测中心,还有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但是缺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影响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跨越。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必须构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所谓动态,就是科研人员随项目流动,实现进出常态化;所谓开放,就是打破系统壁垒、打通国内国外,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可以牵头组织实施,也可由优势单位主持,我们积极参与;所谓多层次,就是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体系。


  赋予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更大自主权是大家反映较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从国土资源科研管理实际看,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第一个层面是科研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调整管理职能,在选人用人、科研立项、成果处理、编制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给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第二个层面是为科研团队全面松绑。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有很多需加改进完善的地方,条条框框不少,非科研成本很高。最近,中央出台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下放了预算调剂权限,提高了间接费比重,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并取消了比例限制,横向经费按合同约定使用等。部里也出台了配套办法。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切实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另外,还要精简程序、简化手续,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约束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尊重和保障科学家自由探索。再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地质图书馆“三馆”建设,夯实典藏基础,科研科普并重,突出社会效益,为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做出不懈努力。(闫书华 兰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