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防控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民应知应会
发布时间: 2020-03-17 | 来源: | 作者: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此次疫情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本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则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三、个人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预防措施-戴口罩

如何戴口罩?

·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保证密闭性。

·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儿童,要使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脸部大小相匹配的儿童型口罩才好。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就诊回家后口罩包好后丢弃,切勿随意扔弃。

何时戴口罩?

·到医院看病,或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同一工作或学习场所有同事或同学感冒时。

·进入公共密闭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

2.预防措施-呼吸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并传染他人。

·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测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

·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患有呼吸道疾病,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同时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离。说话语音不要过大,避免“吐沫横飞”。

3.预防措施-洗手

下列情况一定要洗手

·去医院、看护病人后。

·外出或购物回家后。

·处理宠物粪便后。

·给孩子换尿布后。

·擤鼻涕、打喷嚏后。

·做饭前、冲奶粉前。

·揉眼睛前,摘戴眼镜前。

 

 

4.预防措施-注意食品安全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畜或野生动物。不去可能交易野生动物或者活禽的农贸市场采购。

·如果到生鲜市场采购,在接触动物或动物产品后,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要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四、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

·居家医学观察时应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需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医学观察期间,应配合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则解除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