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河南省济源市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所在区域。下冶镇矿产资源丰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多家民营和国营矿山企业对区内矿产进行无序开采,采坑比比皆是,废弃矿渣随意堆放,致使山体严重破损,同时区域内山体众多、沟壑密布,并且山体以风化砂岩碎砾和石灰岩为主,石漠化现象、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2018 年,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试点,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类修复工程被纳入其中。该项目在废弃矿山区,采取危岩体清除、挖填方工程、场地整平、绿化工程等措施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解决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生态环境。在水土流失区,采取就地取材、围石筑台、人工背土、飞播造林等方式开展绿化造林,防止治理区内水土流失。该项目修复了废弃矿山14 处,治理面积38.83 平方千米, 其中工程治理面积31.96 平方千米,自然恢复面积6.87 平方千米,新增林地92.2 公顷,新增草地7.6 公顷。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小浪底库区北岸生态环境,为修复南太行地区生态屏障贡献了力量,保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同时对降低黄河下游的水土流失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的缓冲过滤作用,有利于保障黄河生态安全。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境属于黄河流域,背靠绝壁林立的太行山脉,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是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同时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下冶镇位于济源市区西南部,北依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南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与洛阳市新安县隔河相望。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铝矾土、高岭土、石灰石、硫铁矿、耐火黏土等22 种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13种。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多家民营和国营矿山企业对区内矿产进行无序滥采。经勘查统计,治理区内存在7 处严重的崩塌隐患;采坑7 处,最深达30 余米,随意堆放废弃矿渣15处,植被稀疏采矿平台19 处,高陡采矿边坡16 处。这些地质环境问题致使治理区山体整体破损,严重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造成区内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实施工程治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18年10月23日,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试点。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类修复工程被纳入其中。项目主要由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实施,总投资10895万元,其中中央生态修复奖补资金1120万元,河南省生态修复奖补资金3950万元,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配套资金5825万元。项目分2019、2020两个年度实施,并于2021年1月在河南省率先通过初步验收。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位于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西部,属于小浪底—西霞院汇水区,处于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流域面积常见的暴雨中心内。该项目属于南太行最南端黄河下游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典型工程,位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内。项目的实施为降低黄河下游的水土流失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的缓冲作用,有利于保障黄河生态安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全域推进实施河南省南太行地区(济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态系统保护,探索形成了“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修复、一体管护”的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济源模式。把做好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作为实施工程的先手棋,按照突出安全功能和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的原则,编制整体生态保护修复规划,高标准明确生态修复目标,科学论证保护修复路径,确保工程修复不破坏原有生态,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提升。规划过程中利用无人机航拍实景三维建模,采集地形地貌勘探数据,为设计方案的编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参数,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将南太行地区(济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政府十大重点工程,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严格督查台账管理,实行精准挂图作战,坚持周汇总、月分析、季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特别是2020年年初,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抢抓植树绿化的黄金季节,科学、安全、有序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复工建设,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区域和流域整体分析、系统治理,对修复项目、实施方式进行反复论证,统筹融合土地整理、矿山修复、污染治理、国土绿化等多种生态保护修复手段,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针对区域内山体众多、沟壑密布,山地以风化砂岩碎砾和石灰岩为主,造林难度大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取材、围石筑台、人工背土、崖壁植树等方式开展绿化造林,林木保存率达90% 以上,探索出了困难地造林新模式。因在山体围筑的众多树坑远看形似鱼鳞,群众亲切称为“鱼鳞坑”。“鱼鳞坑”造林探索出新时期愚公绿山新模式, 让5.3 万亩荒山染绿吐翠。在实施过程中,该项目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布置治理工程。2019年在废弃矿山区,采取危岩体清除、挖填方工程、场地整平、绿化工程等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解决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了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2.376平方千米的废弃矿山得以复绿;同时紧密结合下冶镇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应雪黄梨种植基地。2020年在水土流失区,采取就地取材、围石筑台、人工背土、崖壁植树、飞播造林等方式开展绿化造林,有效防止了35.56平方千米内水土流失。明确项目后期管护人员,与田长制、山长制、河长制相结合,定期开展项目巡查,做好项目管护和各生态要素动态监测,确保项目长期稳定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后,共治理修复废弃矿山 14 处,治理面积38.83 平方千米,其中工程治理面积31.96 平方千米,自然恢复面积 6.87平方千米,新增林地92.2 公顷,新增草地7.6 公顷。全部超额完成下达的绩效目标。通过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下冶镇小浪底库区周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小浪底库区北岸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修复南太行生态屏障贡献了力量,保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废弃矿山、荒山荒坡变成绿水青山,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效明显。深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重大要求,降低黄河下游的水土流失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走在流域前列作出贡献。通过绿化工程、飞播造林、崖壁植树等工程,项目区新增林地1383 余亩;根据《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 年)》的数据标准,本项目林地每年可涵养水源197492.4 吨,固土3886.23 吨,减少土壤肥力损失164.577 吨,固定二氧化碳388.623 吨,释放氧气221.28 吨,增加土壤氮、磷、钾营养物质6.6384 吨,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及滞尘1261.296 吨,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价值380.325 万元。
新增林地生态效益指标
通过地貌景观恢复,对无主废弃矿山修复整治,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矿区地貌景观,减轻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压迫,改善矿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环境,修复矿山环境5.8 万亩;同时使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生态产品供给、保持水土的功能显著提升,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增加可利用土地,为林地、耕地等占补平衡和工业建设用地提供后备资源。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小浪底库区北岸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维护了地区生态安全。
2019年5月,济源市下冶镇困难地造林前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脱贫攻坚,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优选植树造林树种,培育优质林果园,让生态保护修复直接造福群众。紧密结合当地政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在下冶镇曹腰、官洗沟、坡池(河南省级贫困村)等村,着力打造应雪黄梨基地。治理期间雇佣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49 人,参与工程施工、绿化种植及养护等,获得务工收入20 万元。项目区种植应雪黄梨438 亩,亩产8000—10000 斤,按市场估价每斤3 元销售,每亩地最低可增加收入2.5 万元,总体每年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1100 余万元。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促进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得到群众点赞,生态修复项目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应雪黄梨经济效益指标
2019年7月,下冶镇白草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前
2022年7月,下冶镇白草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后
项目通过土地整治一方面有效改善了农田耕作环境,提高了耕地等级,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打牢了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基础;另一方面,矿坑变良田,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农作物收成,并且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实力,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矿区内的耕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平整,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改善了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产出效率,降低了耕作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减缓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2019年5月,下冶镇原头村矿山企业治理区复耕前
2022年7月,下冶镇原头村矿山企业治理区复耕后
济源市位于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区域内山体众多、沟壑密布,山地以风化砂岩碎砾和石灰岩为主,造林难度大。项目实施中,围绕造林最大的困扰因素土和水,依据地区特点开展项目修复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精神,采取就地取材、围石筑台、人工背土、改土保水、改地适树,开创造林新方法、新技术,使用新材料等方式开展绿化造林。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困难地造林配套措施——五步造林法,即“垒、借、铺、保、盖”。“垒”即整地,垒砌鱼鳞坑或安放可降解育林板;“借”即客土填充;“铺”即下铺地膜;“保”即添加保水剂;“盖”即上盖地膜。通过这种方式造林,林木保存率达90% 以上,这种方式成为困难地造林新模式,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先进经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河南广播电视台、《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其中《河南日报》以长篇通讯《新愚公移山记》和社论《壮哉,愚公“绿”山》为题,报道了“鱼鳞坑” 造林先进经验,并列入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四大名篇”。济源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0 年5 月,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观摩培训会在济源举行,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作为其中一个观摩点,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得到与会人员一致肯定;2021 年11 月14 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济源南太行项目实施后的美丽景象;学习强国先后4 次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河南广播电视台午间新闻等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被纳入2021 年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备选案例;随后又被纳入《河南省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2019年5月,济源市下冶镇“鱼鳞坑”绿化造林前
2022年7月,济源市下冶镇“鱼鳞坑”绿化造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