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简体 |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项工作  »  土地日和地球日宣传
珍惜自然资源 共建美丽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纪实
发布时间: 2020-07-15 | 来源: | 作者: null

今年4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近年,我们紧紧围绕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这一主题,以践行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济源为主攻方向,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强化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为建设又富又美新济源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卢多璋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实施矿山修复 呵护美丽国土


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区域,以前是一个煤矿,由于大量开采,成了塌陷区。这对周围群众安全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在克井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区,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工作人员惠勇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分布着22个规模不等的煤矿,大多于1998年前闭坑。煤炭资源的开采,在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形成塌陷区约15.5平方公里,破坏耕地约7640亩、荒山地3000多亩,造成大部分农田出现常年和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出现了1500余户民房剥裂、人畜饮水和其他遗留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为解决因采煤引发的土地塌陷问题,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塌陷区落实兼顾矿山与农业、农村、农民等多边利益关系的政策,实施克井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利用工程措施降低矿区地质灾害影响,对遭受采煤沉陷变形影响的土地,进行山、林、水、田、湖、渠和路的综合整治。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科长李运生说。


在修复后的区域,记者已经完全看不到塌陷过的痕迹,耕地平整,湖水清澈,林木茂盛……矿山修复工程,有效降低了治理区地质灾害影响,改善了耕种条件,修复了生态环境,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推行示范工程 促进绿色发展


玉川产业集聚区内以前有丰富的水泥灰岩和铝土等矿产资源,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无序滥采,造成采坑比比皆是、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山体破损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为加快玉川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我市积极实施市区北部规划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完成治理的建设用地引来美国江森、豫光、河口水电等多家企业入驻,有效推动了我市经济发展。今年,项目的二期、三期工程全面铺开。治理示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青山绿水,促进社会稳定,为我市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李运生告诉记者。


加强灾害防治 守护生态环境


我市境内地形、地质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历史上曾发生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被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据统计,全市共有17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8个高易发区、9个中易发区,影响人口万余人。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们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及项目单位完成了河南省济源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我们查明了全市地质灾害数量、规模、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灾情及险情等,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李运生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发布《济源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和《济源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十三五规划》,组建应急技术支撑机构和应急专家组,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并对全市17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集中巡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地质灾害零伤亡,守护生态环境。


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国土绿化行动的总要求。卢多璋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国土资源局在履职尽责的同时,将全面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建设,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生态修复,打造宜居的美丽济源,并引导全社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共同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